看过原著《封神演义》,再看各种电视剧的封神榜,怎么感觉哪吒一伙等人三观不正
这个问题很好,其实不止是封神演义,三国演义大力宣扬蜀汉,黑化曹操!水浒传里一言不合就替天行道,无视律法,其实归根到底是一伙占山为王的匪徒!封神演义本身是神话故事,那更是肆无忌惮!
比如哪吒,既然是正派人物,以后要成神的人物,那当然做什么都是对的,玩射箭射死人家看门童子,人家主人石矶娘娘上门理论,直接把石矶娘娘烧死了,人家石矶娘娘可不是恶人啊,人家也是截教正规弟子,怎么说也算同门,说杀就杀!在海边玩扰乱龙宫正常运行,人家找他理论,还把人家太子的筋抽了,龙王上门,你看他那么什么态度,大不了我把命赔给你!你说这是道歉的态度?你犯错在前,赔一条命就能抵上你犯的错误了?看到这三观碎了一地啊!这已经不是熊孩子了,杀了三太子还笑嘻嘻洗洗凶器回家邀功去了,这究竟是精神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再看封神的结果,前面描述的那么坏的人,死了也一样上榜,为啥?天命!说白了就是命里是你的就是你的,这跟那个时代的作者生活的环境有关!他们的三观就是建立在这一套上面的!纣王再昏庸,依然是帝王,依然死后上天享福去了!
封神榜的订立就是因为阐教十二金仙的红尘劫犯了,玉皇大帝也想趁机吸纳进天庭充实实力,但是阐教是正派啊,做啥都是对的,于是找替死鬼,封神演义第十五回:
话说昆仑山玉虚宫掌阐教道法元始天尊因门下十二弟子犯了红尘之厄,杀罚临身,故此闭宫止讲;又因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故此三教并谈,乃阐教、截教、人道三等,共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
不管看原著,还是看《封神演义》的各种影视剧,说三观不正,确实谈不上,但说没底线,哪吒一伙,甚至整个阐教都是这样子了:
第一,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一开始是求着通天教主,让他多出人头的,通天教主已经答应了;但答应归答应,谁想让自己家弟子下山去世,上封神榜啊。于是,通天教主严令弟子门人,不准下山,在家乖乖学为师的道法汇总《黄庭经》。
第二,元始和老子一看,这不行啊。于是,明里姜子牙挂帅,半明里哪吒挑衅杀截教弟子,广成子还三次上门挑衅,暗地里,让申公豹出面作双面间谍。就一个目的,截教弟子,赶紧下山来死,好早点儿完成《封神榜》。
第三,你不得不说,在阐教这么用力之下,截教弟子们,终于大怒,开始陆续下山,下山后,阐教人员,为了杀掉截教弟子,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都亲自动手杀人了。最终,惹怒了通天教主,也下山。
封神大战,由此开打。为了完成《封神榜》,阐教众人,那是底线也不要了,三观算什么。
原著党答一波。别说哪吒等三代弟子了,你以为阐教二代、一代三观就正吗?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商周易代演变成封神大战,进而演变成血染万仙的阐、截之争,别说普通人,连鸿钧道人也没想到。这就是鸿钧下山的目的,他给三友一人一粒毒丹,却单独把通天教主带走,意味着什么还用说吗?
哪吒前世本是灵珠子,奉命转世陈塘关,乃是早已注定的“姜子牙先行官”。
奉谁的命呢?元始。
谁直接执行呢?
太乙真人。
哪吒降生次日,太乙真人便巴巴赶来收徒,并说“此子生于丑时,正犯了一千七百杀戒”。
杀戒又称杀劫,简单说就是要么杀人,要么被杀,一千七百杀戒便是有1700次生死大劫。普通人犯了杀戒,还这么多,自然吓得屁滚尿流,连叫死定了,然而这对阐教而言,完全不在话下。
很简单,怎么避免别人杀你,你先杀别人呗!
所以,先下手为强很重要,讲究策略也很重要,引进田忌赛马以下驷击下下驷也很重要。
什么龙王三太子敖丙、巡海夜叉,什么金霞、彩云童儿,乃至鲁仁杰诸人,一共也才杀了20来人。这都是小头,真正的大头在万仙阵中,反正凑够了1750人。
哪吒杀这些人毫无压力,表面原因在于他自以为顺天应人,有“姜子牙伐纣先行官”的身份。但内里原因则是,师长的放任与重视。
任何事情都不能孤立起来看!
哪吒用混天绫扰了人家的龙宫不说,还打死了前来责问的巡海夜叉,后又杀了龙王三太子,扒了人家的皮抽了人家的筋,这些种种行为十分残忍,看上去确实三观不正。
但按照当时的社会主流思想,即兴周灭商来看,重生后的哪吒三观非常正,因为他和杨戬、雷震子是姜子牙旗下的灭商周军的三大先锋,所到之处杀得商军一败涂地!
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原因让哪吒有前后如此的反差呢?是重生后的性情大变吗?显然不是,关键在于教育!
七岁的哪咤拥有无法无天的野性,在于他是一个缺少父亲严厉教导、又被母亲宠坏了的熊孩子,而且还是那种官员干部家庭出身的熊孩子,一旦作恶起来对社会的危险性更大!
所以哪吒闯下的祸,李靖是要负主要责任的。正因为他忽视了对第三子的教育,才让哪咤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龙王三太子、巡海夜叉都是有仙籍在身,虽然很低,但绝不是精怪,所以杀了他们等于杀仙),这一切都因为哪咤是其母怀了三年六个月后诞下的肉球所化,让李靖对他的态度是可有可无!
但是不能因此就认定哪咤的本性很坏。实际上,他抽龙筋的目的还是想给自己的父亲用来做皮带,以此讨好从出生到七岁都不愿意待见自己的父亲。
而哪咤重生后,他就具有了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的豪迈,放弃了和李靖之间的恩怨,毅然加入反商大军,成为姜子牙手中的三把尖刀之一,这却是建立在太乙真人的后天教育上。
由此可见,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所以汪郎认为,如果非要在《封神》中找一个三观不正的人,这个人绝对不是哪咤,而是李靖!
自己生的儿子自己不管教,以致儿子不能分辨是非,缺乏应有的基本社会道德观念,犯了杀仙的大错,这是其一;
无情无义!面对龙王水淹陈塘关时,没有一个做地方官和父亲的担当,不仅无法救助全城百姓脱困,又把自己教育的缺失全部推在儿子的身上,逼得儿子挖肉剔骨,才让龙王退去,这是其二;
是非不分,黑白不明,坚定认为哪咤是妖怪,砸哪咤庙毁哪咤金身,阻止其重生,这是其三。
所以即使李靖后来加入反商大军,又被封为托塔天王,但依然无法面对哪咤随时可能爆发的寻仇怒火!这也让他不得不每天都托着一座玲珑珍塔,手酸了也不敢放下,纯属活该!
为什么很多人看过封神演义同情截教?是因为虽然截教异类多,但更有人性!对朋友仗义!(九龙岛四圣)够兄弟!(闻太师请赵公明出山,赵公明嫌他来的太晚!)有兄弟(妹)情!三宵为给哥哥报仇怒摆九曲黄河阵!(被老子原始亲自收拾了,这是二代弟子里独有的待遇)。
这些人不知道身投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吗?
最后通天教主给弟子出气摆诛仙阵,万仙阵,虽然有长耳定光仙这种极个别的二五仔。其他弟子都战到了最后一刻!(金灵圣母,闻太师的师傅死的最为壮烈!)有这种老师(师傅)截教灭教也并发出了璀璨的光芒!
至于哪吒,黄天化,这种熊孩子,官二代(黄天化刚到西岐改穿王服,吃荤第二天就挂掉了)这种人只是阵营选的好罢了。
封神演义,燃灯道人听到有人唱歌,为什么要赶紧带着十二金仙离开
因为燃灯道人作为阐教的副教主也深知诛仙阵,乃开天辟地以来第一杀阵,一旦发动起来,纵然是大罗金仙逢此阵,也会灰飞烟灭。而且听这歌声,燃灯道人觉得此人不是善类,在没有摸清对方底细之前,贸然闯阵,只不过是鸡蛋碰石头,还不如带领十二金仙回芦蓬静心等待师尊的到来,传授破阵之法。
其次,燃灯道人带领十二金仙前往诛仙阵,是探阵的目的,不是进阵挑衅,可是此时的通天教主和门下的弟子心中已经起了无明之火,随时会对于进来观阵的弟子痛下杀手,所以趁诛仙阵还没有发动的时候,带领十二金仙撤退乃是保全之策。
还有原著中提到十二金仙是犯戒之仙,所以他们下山是来渡劫的。那么遇到这些坎坷的事情,也就在情理之中。另外,十二金仙见识有限,如果没有燃灯道人帮他们看清形势,说不定会死得更快。
比如在诛仙阵的时候,十二金仙都没见过诛仙阵,以为还是跟十绝阵那样的,所以并不觉得有多强悍。但燃灯道人心里是非常清楚的,这是一个大杀阵,就算自己进去,十有八九会死在里面。
所以当燃灯道人带领十二金仙去观看诛仙阵的时候,是小心翼翼的。并且还告诉十二金仙,看一眼就走,别逗留。结果十二金仙不愿意走,这时在阵中传来了一阵歌声。
歌声叫道:兵戈剑戈,怎脱诛仙祸;情魔意魔,反起无明火。今日难过,死生在我。玉虚宫招灾惹祸,穿心宝锁,回头才知往事讹。咫尺起风波。这番怎逃躲。自倚才能,早晚遭折挫!燃灯道人听到歌声后,赶紧带着十二金仙离开,因为这个阵主要出来了。阵主是谁呢?他就是通天教主的大徒弟多宝道人,实力之强,不可轻易迎敌,所以才带领众弟子撤退
关于《白蛇传》的电视剧和电影你最喜欢的是哪一部
谢谢邀请!
关于《白蛇传》改编的电视剧和电影,当然喜欢的是92年由赵雅芝主演的《新白娘子传奇》。
我第1次看新白娘子传奇的时候才上小学,无论是歌曲、服装、场景、剧情、法术特效都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每次课间时间同学们都在讨论这部剧的剧情,有时候还模仿一下剧中法术的动作等等,那时候还不知道叶童是谁,我一直以为许仙是由男的饰演的,后来才知道叶童是女的,是反串。
《新白娘子传奇》作为一部经典的电视剧,每年都会重播,可以说是重播次数最多的港台剧了,如今20多年过去了,回过头来再看,虽然那时候,拍摄技术,技巧,制作上的拙劣明显,假山假草易见,就连白蛇青蛇道具,法术特效,看起来顶多也就值一毛。但是再看,以现代‘雷剧’的标准丝毫和它不沾边。
《新白娘子传奇》边演边唱的独特风格可以说是整部剧的一大创新,每一首歌都非常好听,每一首曲子都朗朗上口,很容易让人记住。主题曲《千年等一回》,片尾曲《渡情》,更是经典之作,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哼唱几句。
《新白娘子传奇》我至少看过3遍以上,赵雅芝端庄大方,温柔高贵的白娘子形象,陈美琪,聪明伶俐,爱憎分明的小青以及叶童的反串许仙早已深入人心。
印象最深的当然是赵雅芝与叶童版的了,当时感觉满世界都是千年等一回这首歌哎,那时也许是电视节目少吧,如果你不看新白娘子传奇那感觉就太low了,当时记得特别讨厌老法海,恨不得白素贞一剑砍了他,后来想想也许法海并没有错,他认为妖就是妖,不能和人结婚生子,有违天道,他要坚持自己心中的道,镇压白素贞,只是天道之外也有情吧,白素贞和许仙最后的结局也算不错了,估计是天上的大佬们法外容情吧,不过如果白素贞修炼成仙在来找许仙也许就不一样了。
还是经典老版,赵雅芝和叶童的版本!最喜欢的一版,无可代替,赵雅芝一身白衣,一身仙气,不食人间烟火的白蛇,但是却有些民间女子的爱恨情仇,她为了报恩,为了爱情,许身许仙,她一颦一笑让人过目不忘!她是那样的美艳不可方物!
那一曲响起
西湖的水我的泪!千年等一回,等一回啊!
不由的就想起赵雅芝版的白蛇!
在我心目中只有赵雅芝版本的最好看,毕竟这是陪伴我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记得那时候好像是下午1点钟开始播放,我们一家人吃完午饭后,就开始等着电视的到来,那时候每天只播两集,而且中间还要插广告,每次都觉得广告的那十分钟就好比度日如年😂😂。每天我们一家人都是把两集看完了才出去干活,没看完都不走,每次都要把下集预告看了才走☺☺。现在每每回忆起来都感觉那是一段无比快乐的时光,感谢《白娘子创奇》带给我一个美好的童年时光。
首先赵雅芝版的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是我心中不可替代的经典,这部作品虽然拍摄于1992年,在制作和特效上比不上现在的电视剧,但是演员选取的非常合适,赵雅芝饰演的白蛇温婉大方,贤惠聪敏,一颦一笑都很有气质,而叶童反串的许仙丝毫没有违和,完美诠释了许仙的形象,同时这部作品的音乐、造型和故事改编都被后来的作品进行了很多参考和借鉴,可谓是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但除了这一部特殊的经典之外,在所有其他新编中,我觉得改编最好的作品是国漫电影《白蛇·缘起》。这里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这部电影制作精良,无论画风还是分镜都远超出大部分人认知的国漫水平,个人认为甚至超过了《大鱼海棠》。也许在很多人心中,对国产动漫的认知还停留在《喜洋洋与灰太狼》或者是《小猪佩奇》,如果你看了这部电影,会发现优秀的国漫其实已经发展到了你难以想象的高度。《白蛇·缘起》中运用了很多中国元素,并且融合了水墨画风,风景栩栩如生,人物精致细腻,不管是恢弘的大场景还是激烈的打斗场面都做的非常出色,是真正属于中国的动漫电影佳作。
二是电影对于白蛇传的改编尝试比较大胆,整个故事主要讲述的是白蛇与许仙的前世相遇相恋又分离的故事,在这里,男主不再是心智不坚的文弱书生,而是有勇有谋愿意为女主付出一切的好男人,他不止一次冒着生命危险去救女主,甚至为了和女主在一起把自己变成妖怪,对女主用情至深。而女主在电影前期中也因为失忆而成为一个依赖男主的小女生,虽然不再强大成熟,但温柔可爱。与正版白蛇传的故事相比,电影中的小白和许仙都对彼此更依赖更坦诚,这是一段完全建立在互相信任之上的爱情。
在电影最后,白蛇重回人间寻找已经转世千年的许仙,两个人在断桥相遇,开启新的故事。整体来说,《白蛇·缘起》虽然故事情节上仍有很多瑕疵,但制作令人惊喜,是国漫的一个代表佳作,因此在所有白蛇传改编中,我投这部电影一票。
国漫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制作上来说我们其实不输给欧美日韩,需要的只是更多的市场支持,是更多人的关注,如果你觉得我的介绍有吸引到你,去网上看一看这部电影吧,友情提示,未满十八不建议观看哦~